2024年天津市购房新政解读
4月30日,天津购房新政正式发布,5月1日起执行。
市内六区的限购政策,出现重大调整。
《通知》共4条内容,但文字表达有限,还包括一系列的“隐藏政策”,需要补充说明。
(一)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住房需求。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,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,《通知》明确北京市、河北省户籍居民和在北京市、河北省就业人员在津购买住房的,享受本市户籍居民购房政策。
“京冀”在天津的购房政策,同于天津户籍。
这里的“京冀”人员,包括北京、河北省的户籍居民,以及在北京、河北省的就业人员。
如何认定就业情况呢?
在天津购房之前1年内,有1个月社保或者纳税证明即可。
(二)进一步优化住房限购政策。为更好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,《通知》明确本市户籍居民在市内六区购买单套120平方米以上新建商品住房的,不再核验购房资格。
对于天津户籍,市区120平米以上新房,不限购。
注意,是天津户籍!
也就是说,天津户籍市区120平米以下新房以及市区二手房,仍然执行单身限购1套,家庭限购2套。
“京冀”等同于天津户籍。
(三)完善住房套数认定标准。为充分满足居民职住平衡需求,《通知》明确居民在非限购区购买住房的,核查其在相应区住房情况。同时,对有60周岁(含)以上成员的居民家庭或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,《通知》明确可凭居民家庭户口簿等材料,在认定住房套数时核减1套。
这一条政策,信息量极大,提请特别注意。
❶ 首套认定标准扩围。
“居民在非限购区购买住房的,核查其在相应区住房情况。”
即:在非市区,实行分区认定套数。
“430新政”之前,天津实行限购区(市区)与非限购区(非市区)住房套数不互认(相当于有2个首套名额)。
从5月1日起,环城、滨海、远郊这10个区之间套数不互认;同时,市区作为一个整体,与其它10个区之间也不互认(理论上有11个首套名额)。
举例说明,比如:
在滨海有1套住房,东丽无房,买房算首套。
在南开有1套住房,河西无房,买房算2套。
注意,市内六区各区之间,依然互认套数。
这个政策,也可理解为“预留政策”。
若后续市区解除限购,不用担心互认问题,相当于天津16个区都是非限购区,套数都不互认。
❷ 60岁以上老人/二孩家庭,再购房套数核减1套。
“对有60周岁(含)以上成员的居民家庭或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,凭居民家庭户口簿等材料,在认定住房套数时核减1套。”
这一条政策,全市各区通用。
满足在区域内已经有住房家庭,再购房的需求。
举例说明,比如:
家庭在市区有2套房,如果想在市区再购房,120平米以上可以随便买,但买120平米以下就限购了,现在套数核减1套后,可以再买1套。
如果家庭在市区有1套房,想在市区再购房,核减1套后可以算首套。
相当于在本区域内,多出一套购房名额。
这也是天津的一项“原创政策”。
(四)继续鼓励各区因区施策。《通知》提出,继续鼓励各区结合本区实际,通过发放购房补贴、企业团购优惠等政策减轻居民购房负担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。同时,鼓励各区结合城中村改造、城市更新等安置需求,探索房票安置方式,对接本区新建商品房项目,更好满足被安置居民住房需求。
这条政策重点在于“鼓励”,目前没有进一步明确的落地政策。